欢迎来到化州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网站!
新闻详情
 • 当前位置:
消费者粮油保管知识
来源: | 作者:化州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4-10-09 | 16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大米储藏

1.大米储藏特点

①储藏稳定性差:大米没有外壳保护,营养物质直接暴露于外,对外界温度、湿度、氧气的影响比较敏感,吸湿性强,易导致营养物质加速代谢和害虫霉菌危害。大米中含有较多的米糠和碎米,堵塞了米堆的空隙,内部积热不易散发。糠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易氧化分解,使大米的酸度增加。所以大米比稻谷容易受潮、发热、生霉、生虫、不耐储藏。

②容易陈化:大米储藏日久,色泽逐渐变暗,香味消失,出现糠酸味,酸度增加,粘性下降,吸水量减少,持水能力减退,食用品质降低。水分越大,温度越高,储藏时间越久,陈化越严重。

③容易爆腰:大米适宜低温储藏,但不宜直接吹风或骤然冷却,只可在常温下缓慢降温。大米适宜干燥储藏,但不宜高温烘干或阳光直射暴晒,只可在低温环境中缓慢降湿。否则易造成大米爆腰,降低品质。

2.大米储藏方法

①适时通风:从大米全年储藏的角度看,大米在冬季通风最有利,既能降温,又可散湿。在夏季,对于短期内供应周转的大米,采用包装堆放,也要合理通风。过夏的大米,不宜在春季摊晾和通风。

②低温密闭:冬季加工的大米,如水分、杂质含量在安全标准以内,趁冬季通风,使粮温降低至10℃以下,春暖前密闭储藏,一般可延长保管期一个月左右。

③“双低”储藏:“双低”是指低氧、低剂量药剂储藏,需要密封条件。磷化铝片剂埋入粮堆,施用剂量比常规熏蒸减少80%—90%。“双低”储藏对抑制大米呼吸强度,防治虫霉危害,保持大米的色泽与香味,延缓大米陈化有较显著的效果,也是保证高水分大米过夏的较好办法。

④充二氧化碳密封储藏:选择气密性好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一定规格的包装袋,装入大米的同时,充入二氧化碳密封储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害虫和霉菌的活动,并具有保鲜效果。每袋容量可根据需要为1—5公斤,方便销售和使用。

(二)小麦粉储藏

1.小麦粉储藏特点

①容易发热霉变:小麦粉颗粒细小,与外界接触面积大,吸湿性强,同时粉堆孔隙小,导热性特差,最易发热霉变。刚出机的小麦粉温度高,未经摊晾即行码垛,往往也易引起发热。小麦粉发热多从水分大、高度高的部位开始,然后向四周扩散。

②容易发酸变苦:小麦粉在高湿高温的环境下储存或储存时间过久,其中的脂肪容易在酶和微生物或空气中氧的作用下被不断分解产生低级脂肪酸和醛、酮等酸、苦等异味物质,使小麦粉发酸变苦。

③容易结块成团:小麦粉颗粒小,堆垛下层常易受压结块成团。储藏时间越长,水分越大,结块成团就越严重。

2小麦粉储藏方法

①注意储藏条件:小麦粉是直接食用的成品粮,要求仓房必须清洁、干燥、无虫,包装材料洁净无毒,切忌与有异味的物品堆放在一起,以免吸附异味。

②合理堆放:小麦粉储藏多为袋装堆放。干燥低温的小麦粉,宜用实堆,大堆,以减少接触空气的面积;新加工的热机粉宜堆小堆,通风堆,以利散湿、散热。不论哪种堆型,袋口都要向内,堆面要平整,堆底要铺垫好,防止吸湿生霉。堆垛高度应根据粉质和季节气候而定,水分在13%以下的小麦粉,一般可堆高20包。长期储藏的小麦粉要适时翻桩倒垛,调换上下位置,防止下层结块。大量储存小麦粉时,新陈小麦粉应分开堆放,便于推陈储新。

③密闭防潮:由于小麦粉吸湿性强,导热性差,采取低湿入库密闭储藏,可以延长安全储藏期限。即在春暖以前,将水分在13%以下的小麦粉,利用自然低温入库密闭储藏。密闭方法,可采用全仓密闭或粮堆压盖密闭,也可采用塑料薄膜密闭粮堆的方法。这样既可防潮、防霉,又能形成一定的缺氧环境,减少氧化作用和害虫感染。

④严防虫害:小麦粉容易生虫,一旦生虫较难清除,熏蒸杀虫效果虽好,但虫尸仍留在粉内,影响粉质和食用。因此,小麦粉应严格做好防虫工作。防虫的主要办法是彻底做好小麦、面粉厂、面袋及仓库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以防感染。

(三)油脂储藏

1.油脂储藏特点:油脂在储藏期间的主要变化是在温度、水分、光线、氧气、杂质等作用下发生酸败变质。酸败变质的油脂,游离脂肪酸增加,透明度减少,颜色变深,有哈喇味甚至臭味,食用品质大为降低。所以,油脂安全储藏的关键是防止酸败变质。

2.油脂储藏方法

①严格控制油脂入库质量:油脂含水多、含杂质多,容易引起酸败变质。要求油脂在入库或装桶前认真进行检查检验,符合安全储藏要求的,才能装桶入库,否则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一般油质要求,含水量不超过0.2%,杂质含量不超过0.2%,酸值4—6。

②保证装具清洁、不渗漏:装具的清洁与否,对油脂质量和储藏稳定性影响很大,要求装油前认真做好装具的清洁工作,除去装具内的油脚、铁锈和异味。同时还要检查有无渗漏、破损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修补。油脂装具要在清洁、修补后,经干燥才能装油。

③合理灌装:向油桶灌油时,不宜灌得太满,以免发生泼撒、外溢、膨胀,甚至在高温季节的爆炸事故。但灌得太少,也浪费装具,并且油桶内空气太多,易发生氧化酸败。一般每个标准油桶灌油175公斤—180公斤。

④密封静置:密封可以防止外界污染,避免日光照射和与空气过多地接触,静置可起沉降作用,使水分和杂质沉于容器底部,因此可提高油脂的品质。这种措施对大型油池的作用更为明显。

⑤合理堆放:露天堆存时,将油桶一边垫高,桶身呈10度倾斜,以防雨水浸入。库内堆放时,可采用品形堆或多层堆。各种不同品种的食用油、精油和毛油,出口和内销等都应分别堆放,有条不紊。特别是食用油与工业油的包装要加区别,桶外加标记,最好不同放在一个库内。

⑥储油场所要求没有日光直接照射、干燥和清洁。对储存的油脂要定期检查酸值、色泽和气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什么叫储粮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有玉米象、大谷盗、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谷蠹、印度谷蛾等。来源大致有三个:一是粮食收获时就感染了害虫虫卵;二是装粮工具、器材等已经存在害虫和虫卵;三是储藏期间感染了害虫。有些害虫将虫卵产在还未收获的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的穗上,孵化出来的幼虫随即钻进粮粒内部取食、生活、生长、发育,并随着收获的粮食进入储存环节,在储藏1~2个月内不易被发现,结果是不断繁殖,粮食中害虫的数量便会不断增加,造成危害。

(五)储粮有哪些简易的防虫法?

⑴花椒防虫:用干净纱布包50克花椒放在贮存小麦或大米的缸中间(每50克花椒可储存小麦或大米200千克),可防虫。

⑵白酒储粮:把装有100克白酒的酒瓶,用纱布扎好瓶口,放入距缸底部30厘米深处,装满粮食即可。

⑶柚子皮储粮:用小刀将柚子黄绿色表皮削下来,及时晒干后备用。在各种豆类中按每50千克放入干柚子皮1千克,充分拌匀,加盖密闭熏杀害虫。每隔3个月检查翻动一次,可一年内不生虫,安全食用。

⑷山苍子(或油)防虫:将粮食放在便于密闭的缸、坛或罐中,将山苍子碾成细粉,用山苍子油更好(中药铺有售),用小碟装好,放入容器粮面上,然后将容器密封数天,再开盖放气。取出山苍子以后密闭贮存,粮食一般不会生虫。

⑸菖蒲和艾草防虫:取新鲜菖蒲和艾草,洗净晒干,每500千克粮食中分别按上、中、下铺放三层,即可达到驱虫、杀虫的效果。

⑹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粉防虫:将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等晒干后混合碾成药粉,家庭少量储粮,在面层适量洒施一层混合药粉,即可保持粮食不生虫,且对外界害虫有极强的驱避作用。

(六)变色的稻米还能吃吗?

正常的稻米呈金黄色或浅黄色,且有光泽,但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时间一长,其颜色就会变深,呈深黄色或褐黄色,人称“沤黄谷”,沤黄谷碾出的米也是呈黄色,称作“黄变米”。沤黄谷的产生是微生物在稻谷中生长繁殖的结果,由于霉菌的危害,稻谷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掉,品质变劣,食味变差,有的还被黄曲霉、杂色曲霉和青霉污染,其产生的毒素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被黄曲霉污染后,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毒害非常大。有人认为,已经发霉的大米经高温煮沸还能食用,这是错误的。因为一般高温烹饪不能破坏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因此,已经明显发霉的大米绝对不能吃。

(七)大米为什么会发霉?

大米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质。当外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微生物生长的需求,微生物就会在大米中生长、繁殖。微生物在大米上的生长活动将分解、利用大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破坏大米的结构,使大米失去利用和加工价值;同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还会分泌各类有毒代谢产物。因此,要确保大米贮藏安全,就必须控制其中微生物的活动。

(八)霉变过程有怎样的症状?

大米霉变过程一般是先“出汗”,米粒起“劲筋”(在沟纹处形成白线),接着有脱糠,失去光泽,表面呈现灰白色,黏附一层碎屑细粉等现象,放出轻微霉臭味。这时米质在食味上尚无显著变异,继续发展下去,水分会增大,米粒变得松软,霉菌大量繁殖,产生各种色泽(白色、微黄色、绿色、紫色、黄褐色、黑色),发出异味,最后腐烂。

(九)如何判断和防止大米霉变?

食用霉菌污染大米可能引起严重的中毒。以下方法可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⑴感观色味判断:霉变大米的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同时可以闻到一股霉味,霉变大米不能食用。⑵防霉: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和防潮。

(十)为什么食用植物油尽量选择小包装?

吃油是越新鲜越好,存放的时间越长氧化酸败的危险性越大。要根据家庭人口和消费量选择食用植物油的包装量。家中人口多的可以买5升装的,一般三口之家买2.5升或更小的比较合适。用完了再买,不要怕麻烦。

因为产品的保质期限是以包装容器的瓶口或桶口处封闭严实不泄漏、避光为前提的,当包装打开以后,因接触空气产生氧化变质,会使保质期缩短。普通消费者在家里是无法判定油脂品质的,为了保证食用时的安全,应尽量选择小包装油品。

(十一)为什么说食用油储存不要超过一年?

食用油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酸化,其酸化程度与储存时间有关,储存时间越长,酸化就越严重,会产生过氧化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逐渐失去食用油的特有香味而变得酸涩。人若食用了储存过久的食用油,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食用油不可储存过久。

那么,食用油储存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储存一年以内的食用油一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人体无害;而超过一年者,多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故食用油保质期通常为一年。

(十二)过了保质期的油不宜食用

有些家庭习惯于一次性买较多油,或在过节时单位发的、亲友送的等。到食用时,发现已经过了保质期。这样的油最好不要再食用。因为精炼油的保质期主要是靠添加的抗氧化剂来维持的,一旦过了保质期,抗氧化剂消耗殆尽,氧自由基的反应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进行。

(十三)冬天存放的食用油里出现絮状物还能吃吗?

油脂是脂肪酸甘油三酯。由于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碳链长短不一,其形成结晶的温度不同,晶体需要渐进过程形成,会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如白色絮状物、不透明糊状、白色沉淀、白色结晶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物理现象。有些消费者担心结冻的油脂品质不佳,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随着温度的变化,任何食用油都会发生程度不一的结冻现象,这是食用油本身的物理特性。结晶状态与食用油的运输、储藏等条件有关(如:北方冬天气温寒冷,装在货车靠外围的食用油就比较容易结冻,放在朝北厨房里的食用油也比较容易结冻),也与油脂的品种有关。食用油结冻丝毫不会影响其口感和品质。为便于使用,建议冬天消费者最好将食用植物油放在20℃的环境下。